撰文 | 高語陽 余暉
10月17日,多個省份出席黨的二十大代表到北京展覽館參觀了“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大會安排
9月27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前往北京展覽館,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李克強、栗戰書、汪洋、王滬寧、趙樂際、韓正參觀展覽。
資料圖
據《新聞聯播》報道,展覽緊扣“奮進新時代”這一主題,以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治國理政為主線,聚焦新時代10年黨和國家事業的偉大成就、偉大變革,既展現事業發展的新局新貌,又揭示變革背后的力量和動能。
展覽設序廳、中央綜合展區、地方展區、展望展區、室外展區和互動展區6個展區,面積超過3萬平方米,運用圖片、實物、模型等6000多項展覽要素。
二十大召開期間,多個代表團在17日前往參觀“奮進新時代”主題成就展。
據政知君不完全統計,10月17日前去北京展覽館參觀展覽的包括河北、天津、山東、陜西、甘肅、青海、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浙江、安徽、湖南、重慶、貴州、四川、海南、廣東、廣西、新疆、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代表等。
資料圖
多位省級黨政“一把手”一同前往
報道顯示,上述不少省份代表團,都是由省級黨政一把手帶隊前往。
天津代表團參觀展覽時,代表團團長、市委書記李鴻忠,代表團副團長、市委副書記、市長張工參加。陜西代表團也是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劉國中,代表團副團長、省長趙一德等一起參觀。黑龍江省代表團是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許勤,代表團副團長、省長胡昌升等參觀展覽。安徽省代表團是代表團團長、省委書記鄭柵潔,代表團副團長、省長王清憲等一同參觀展覽。
黑龍江省代表團參觀展覽
除了省級黨政一把手之外,同為二十大代表的省級黨委常委也一同參觀。
陜西代表團參觀展覽時,黨的二十大代表、省政協主席徐新榮,代表團秘書長、省委副書記趙剛,黨的二十大代表、省委常委王興寧、方紅衛、程福波、李春臨、王琳等一起參觀。
山東省代表團參觀展覽
另外還有已經卸任的省級領導一同參觀。報道顯示,山東省代表團參觀時,劉家義也一同參觀。劉家義原任山東省委書記,2021年10月卸任,現任全國人民代表大會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關注各地元素
政知君注意到,各個代表團對展覽中各地取得的成就都非常關注。
據青海媒體報道,當青海省代表們走到青海展區時,大家認真觀看了“筑牢生態安全屏障”“推進產業‘四地’建設”“持續提升民生福祉”“畫出民族團結同心圓”四個單元和“三江源國家公園”專題展示區,為青海堅定不移沿著習近平總書記指引的方向前進,各項工作取得的歷史性新成就新進展而感到自豪。
海南省代表團參觀展覽
海南代表團成員在中央綜合展區看到“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考察”“習近平總書記向王書茂頒授‘七一勛章’”等展示時,還回憶了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考察時的場景,重溫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海南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
安徽省代表團則在現場駐足觀看了2020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馬鞍山市考察的照片,重溫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指示精神。根據報道,在安徽展區,鄭柵潔、王清憲等還仔細查看記錄安徽新時代十年來滄桑變化的實物模型、視頻和圖片圖表。
延伸閱讀:
海外專家:中共二十大之所以如此重要 主要有三個原因
參考消息網10月17日報道 據葡萄牙《公眾》日報網站10月15日報道,倫敦政治經濟學院助理研究員雨果·瓊斯在接受本網專訪時表示,中共二十大“可能是中國本世紀最重要的政治事件,至少到目前為止是這樣”。
他指出,中共二十大之所以如此重要,主要有三個原因。首先,它是中國政治日歷上每5年一次的最重要的事件。
其次,這次大會是在中國“民族復興”進程中一個非常重要的階段召開的。這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后的第一件大事。中共在2021年慶祝建黨百年時宣布,它已經實現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夢想。當今中國正處于“新時代”,邁入了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新征程。
視頻截圖
第三,此次大會是在世界范圍內的非常時期召開的,這一背景在中國政治敘事中被稱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共深諳全球背景,這也對二十大產生著影響。
報道稱,自2012年當選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近平一直是一位非常重視黨建的領導人,他大力打擊腐敗、整頓紀律。過去10年,中共變得更加強大。
另據阿根廷美洲通訊社網站10月15日報道,中共二十大被視為幾十年來最重要的一次會議,它將揭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5年的發展方向。
去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一再強調,黨的二十大是黨和國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
阿根廷分析家帕特里西奧·朱斯托專門研究中國并曾在中國生活過,他表示,世界將等待二十大給中國指明方向,特別是在經濟和外交等關鍵領域。
他表示,近幾十年來,中國經濟穩步增長,但也面臨一些風險。
朱斯托指出,中國政府之所以獲得民眾支持,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它有能力讓14億人提高收入和獲得好的工作。
英國廣播公司網站10月16日也刊發報道,指出自2012年成為中共中央總書記以來,習近平帶領中國走上了一條雄心勃勃的道路。
他號召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并推行改革經濟、減少污染和消除貧困的舉措。
牛津大學教授羅斯瑪麗·富特說:“中國共產黨還取得了抗疫勝利,這向國內外傳遞了重要信息。”
8月16日,在北京,復興號高鐵列車從永定門城樓前駛過。(新華社發)
習近平還希望通過“一帶一路”倡議擴大中國在海外的影響力。
俄羅斯衛星社莫斯科10月14日也報道稱,俄羅斯外交部外交學院國際現實問題研究所專家弗拉基米爾·涅日丹諾夫表示,中共二十大將鞏固中國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方針。
俄羅斯亞洲工業家與企業家聯盟主席維塔利·曼克維奇表示,中共二十大的成果對俄羅斯和其他國家具有重要意義,因為其決策將影響中國包括對外經濟和外交政策在內的路線。
曼克維奇說:“比如,中共十八大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目標。10年后,中國成為世界上最大、最具吸引力的市場,以及對于投資和建立生產最具吸引力的地方之一。”
他指出,戰勝貧困是中國提高人民購買力的又一步驟。中共十九大提出深入開展脫貧攻堅。2021年2月25日,習近平主席宣布中國完成了消除絕對貧困的艱巨任務。
曼克維奇說:“隨著中國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其他國家將有機會向中國出口附加值更高的產品。”
他還提到,在中共十九大上,“一帶一路”被寫入黨章。“這是一個對全世界來說最重要的倡議。”
曼克維奇指出:“在不同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全國代表大會作出了涉及國防、經貿、創新、生態、能源等領域的重大決策,這些決策最終影響了全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