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表手記】
黨的二十大報告強調,要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堅持為黨育人、為國育才,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養質量,著力造就拔尖創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這一系統謀劃和部署,充分體現了黨和國家對新時代實施科教興國戰略的高度重視,也為中國高等教育的發展指明了前進方向。身處中國高等教育的第一方陣,華中科技大學(以下簡稱“華中大”)始終以服務國家為最高追求。
服務“國之大者”是華中大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方向。我們牽頭建設光谷實驗室,助力湖北打造萬億級光電產業集群;創下64特斯拉脈沖平頂磁場強度新的世界紀錄,實現從“跟跑”到“領跑”的蛻變……一系列基礎性、原創性、關鍵性的技術突破,有力支撐了一大批知名企業的創新發展,形成政產學研一體化的創新鏈條,成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的強勁引擎。
鑄造“大國重器”是華中大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關鍵。我們對接國家戰略,強化前瞻布局,打破學科、學院、學校邊界,推動學者、學院、學科為主體的自由探索模式調整為跨學科、跨領域、跨系統的集團軍作戰模式,建立了20多個國家級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形成全鏈覆蓋“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關鍵技術突破、產業化”的國家科技創新基地集群優勢,成為開展有組織科研、承擔國家重大任務的戰略支點,為打造創新高地提供了硬核支撐。
建設高水平人才隊伍是華中大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力量。我們以“聚天下英才而用之”的胸懷傾心引才,突出“高精尖缺”導向,引進科技領軍人才、創新團隊和優秀青年科技人才;以“走好人才自主培養之路”的定力悉心育才,有意識地發現和培養具有戰略科學家潛質的高層次復合型人才;以“讓各類人才的創新創造活力競相迸發”的良方精心用才,建立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發展體制機制,營造了良好人才創新生態環境,形成“華中大成就人才、人才成就華中大”的生動景象。
創新制度機制是華中大創新驅動發展的戰略支撐。我們以落實國家重大戰略任務為牽引,積極探索符合高校特點、發揮新型舉國體制優勢的工作機制,加快組建更高水平的校地校企創新聯合體,構建起龍頭企業、科研院所、高校跨界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
科技立則民族立,科技強則國家強。華中科技大學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四個面向”,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努力建設中國特色世界一流大學,為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再立新功、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不懈奮斗。
(本報記者夏靜、張銳采訪整理)
(責任編輯:楊奇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