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5G、大數據、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數字經濟正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根據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布的《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為39.8%,數字經濟已成為推動中國經濟增長的主引擎之一,數字經濟規模連續多年位居全球第二。
近年來,我國高度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提出,要協同推進數字產業化和產業數字化,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可預見的是,未來幾年隨著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建設日漸完善,數字場景更加豐富,企業數字化服務、產業融合等蘊含著巨大機會。
數字化服務成拉卡拉等機構業務布局重點
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融合發展是大勢所趨,作為我國國民經濟發展的毛細血管,占市場總數九成以上的中小企業的數字化轉型是產業數字化的難點,也是必須突破的關鍵點。根據騰訊社會研究中心《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路徑報告》調研數據顯示,盡管有70%的中小企業有強烈的數字化轉型意愿,但接近80%企業的數字化轉型依然處于數字化轉型的基礎探索期和簡單操作期。普遍面臨著“不了解什么是數字化轉型”、“轉型工具使用單一”、“轉型收益感知缺失”、“轉型動力和支持資源匱乏”等困境。因此,覆蓋支付、供應鏈、金融等一系列配套的數字化解決方案成為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的“必需品”。
支付作為國民經濟的基礎設施,滲透到了產業鏈的各個環節,支付機構在產業生態中能夠充分發揮鏈接及賦能作用。通過支付機構為中小企業進行數字化賦能,有助于彌合數字鴻溝,加速各行業數字化進程,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所以,在賦能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升級方面,支付機構具有天然優勢。
近年來,以拉卡拉、移卡、新國都、新大陸等為代表的服務B端的支付廠商,紛紛將中小企業的數字化升級賦能作為未來業務布局的重點。根據幾家公司財報來看,各公司均頻繁提及加強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科技的研發應用,提升數字化運營及服務能力,不斷豐富數字化升級服務生態等相關內容。
數字化產品體系持續完善
提升數字化服務能力,為中小企業提供多行業、多業務環節的商家服務解決方案已經成為行業共識。據易觀分析預測,至2024年,國內企業服務市場規模將達到75萬億,商戶企業服務收入將占支付機構總收入的40%以上,B端商戶數字化服務市場潛力巨大。
面對巨大的市場需求和潛力,拉卡拉等機構以支付為入口,打造滿足中小商戶細分需求的數字化解決方案,通過參與中小商戶的各經營環節,以精細化服務為中小商戶經營提供有力支撐。
拉卡拉財報顯示,其定位于“商戶數字化經營服務商”,針對B端商戶在經營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打造了包括綜合支付解決方案、多渠道獲客、一站式采購、營銷等服務在內,覆蓋產業上下游及經營各環節,全鏈路賦能商戶數字化經營的一體化產品體系。
其近期推出“商戶數字錢包”App,在支付的基礎上,聚合采購、營銷、資金及店鋪管理等功能,為商戶提供覆蓋經營全鏈路的數字化綜合服務。同時針對集團型企業、連鎖型企業、互聯網平臺型企業、供應鏈平臺型企業等企業用戶經營痛點,打造“拉卡拉開放平臺”,提供圍繞支付、資金管理、賬戶管理等核心開放能力,并提供可定制化的技術解決方案。此外,拉卡拉還通過賦能中小銀行數字化升級需求的“云收單”、“銀行社區生態圈”等產品,幫助中小銀行持續提升市場競爭力。
從整個行業來看,面對中小商戶數字化升級需求所帶來的巨大發展機遇,包括拉卡拉在內的商戶數字化服務機構的戰略布局將更加清晰,通過挖掘中小商戶的數字化升級需求,打造數字化服務生態,無疑能夠促進數字經濟與實體經濟深度結合,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