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劉國鋒發表演講。中國經濟網記者 裴小閣/攝
中國經濟網11月10日訊(記者 魏金金)2022年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數字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與創新發展”論壇于今日上午舉辦。會上,中國鐵塔副總經理劉國鋒在會上就“持續深化共享,助力數字基礎設施融合創新發展”發表主題演講。
劉國鋒表示,在數字經濟時代,信息基礎設施唯有深化共建共享、加強融合創新,才能更好地賦能網絡世界。中國鐵塔擁有210萬站址,遍布全國,這些站址上連無線網、下有有線網,中間有電力和機房,是承載各類數字業務的絕佳平臺。中國鐵塔堅持共享發展理念,高效支撐5G網絡規模快速的部署,并且將通信塔面向全社會開放共享,努力將通信塔打造成為“點多面廣、站高望遠、配套齊全”的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夯實數字經濟底座,為社會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賦智賦能。
據劉國鋒介紹,八年來,中國鐵塔作為移動通信基礎設施建設的國家隊、主力軍,累計完成基站建設項目330萬個,三家電信企業實現的站址總量增長了1.35倍,助力我國快速建成全球規模最大、質量最好的移動寬帶網絡,新建基站的共享率從歷史的14%提升到現有的81%的水平。5G商用以來,中國鐵塔累計承建5G基站160萬個,其中97%以上是通過共享存量資源實現的,我國5G基站數量超過全球總數的60%,創造了5G建設的中國速度。
與此同時,中國鐵塔立足資源稟賦,運用人工智能、視頻監控、物聯網、邊緣計算、5G等技術,著力打造具有數字化能力的新型基礎設施,變“通信塔”為“數字塔”,變通信機房為數據機房,服務支撐國計民生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發展。目前全國已經有20萬座鐵塔升級為“數字塔”,廣泛服務于林草、環保、農業、氣象、水利、國土、交通、應急等40多個行業。
當前,算力是數字社會發展的引擎,所有的數字化應用都離不開算力的支撐。劉國鋒表示,未來將有超過80%的數據會在邊緣側產生和處理,極大帶動邊緣算力需求的增長。中國鐵塔擁有210萬的站址資源,這些站址緊臨用戶側,具有豐富的應用場景,是天然的邊緣計算的節點。這些邊緣計算節點可以與核心樞紐算力節點高效協同,促進算力的泛在化、隨需化、普惠化,有力支撐數字應用創新和數字經濟發展。
此外,劉國鋒還從耕地保護、數字鄉村建設、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防災減災等方面詳細介紹中國鐵塔如何為各行各業數字化轉型賦智賦能。
(責任編輯:王婉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