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財經11月7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22年11月7日發布《攜手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白皮書,并于當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曹淑敏和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新聞發言人出席,介紹白皮書有關情況并答記者問。
以下為發布會文字實錄:
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副主任 曹淑敏:黨的十八大以來,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主動順應信息革命發展潮流,重視互聯網、發展互聯網、治理互聯網,統籌推進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推動中國網信事業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2015年12月,總書記在第二屆世界互聯網大會上首次提出了“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理念主張。這一理念表達了中國同世界各國合作推進互聯網發展與治理的真誠愿望,提出了中國方案,貢獻了中國智慧。
下面,我從四個方面向大家介紹一下白皮書的主要內容。
第一,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是信息時代的必然選擇。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推進?;ヂ摼W領域發展不平衡、規則不健全、秩序不合理等問題日益凸顯,網絡霸權主義對世界和平與發展構成新的威脅。網絡空間治理呼喚更加公平、合理、有效的解決方案,全球性威脅和挑戰需要全球共同攜手應對。
總書記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重要理念,深入闡釋了全球互聯網發展治理的一系列重大原則和主張,提出要堅持尊重網絡主權、維護和平安全、促進開放合作、構建良好秩序“四項原則”。提出應當堅持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觀,推動構建和平、安全、開放、合作、有序的網絡空間,把網絡空間建設成為發展共同體、安全共同體、責任共同體、利益共同體。
第二,關于中國的互聯網發展治理實踐。
中國互聯網的發展治理實踐,為中國的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白皮書從七個方面進行了總結:
一是數字經濟蓬勃發展。2021年,中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45.5萬億元,占GDP比重達到39.8%,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經濟增長的主要引擎之一。二是數字技術惠民便民。積極推進互聯網用于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事業,充分發揮互聯網在助推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中的重要作用。三是網絡空間法治體系不斷完善。健全了網絡法律體系,出臺了《網絡安全法》《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等法律法規,推動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發展。四是網上內容豐富多彩。網上正能量強勁、主旋律高昂,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深入人心,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引領網上文化建設。五是網絡空間日益清朗。推進“清朗”系列專項行動,加強網絡文明建設,匯聚向上向善能量,網絡生態持續向好。六是互聯網平臺運營不斷規范。完善促進企業發展和規范運營的制度和機制,加強新技術新應用治理,推動互聯網行業自律,促進平臺經濟公平競爭、有序發展。七是網絡空間安全有效保障。加強網絡安全頂層設計,強化關鍵信息基礎設施安全保護,提高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加強個人信息保護,打擊網絡犯罪。
第三,關于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貢獻。
近年來,中國不斷深化網絡空間國際交流合作,白皮書從四個方面作了介紹:
在數字經濟合作上,推進全球信息基礎設施建設,積極參與G20、APEC、金磚國家等多邊框架下數字經濟合作,為全球數字經濟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在網絡安全合作上,與國際社會攜手提高數據安全和個人信息保護合作水平,共同打擊網絡犯罪和網絡恐怖主義。與81個國家和地區的274個計算機應急響應組織建立了“CNCERT國際合作伙伴”關系。在網絡空間治理上,積極開展網絡空間多雙邊交流合作,推動全球互聯網治理體系改革和建設。搭建起世界互聯網大會(烏鎮峰會)等國際交流平臺,今年7月,世界互聯網大會國際組織正式成立。我在這里也告訴大家一下,后天(9日)2022年烏鎮峰會將正式開幕,也歡迎大家參加和關注。在促進全球普惠包容發展上,開展網絡扶貧國際合作,推動網絡文化交流與文明互鑒,推進互聯網發展成果惠及各國人民。
最后,關于中國對未來互聯網發展的愿景。白皮書圍繞網絡空間發展、治理、安全、合作等方面,闡釋了構建更加緊密的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的中國主張。
黨的二十大為加快建設網絡強國、數字中國及國際合作指明了方向。中國將堅持以構建網絡空間命運共同體理念為指引,同國際社會一道,加強團結協作,推動構建更加公平合理、開放包容、安全穩定、富有生機活力的網絡空間,讓互聯網更好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