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時節,走進尉氏縣永興鎮王寨村,綠葉蒼翠的一地白蘿卜顯得格外喜人,幾個村民們正在拔蘿卜。而在王寨村松洋便民電商服務站門口,村民們也正忙得熱火朝天,分類、套袋、裝箱……一箱箱貼上物流單的王寨村特色蔬菜在這里乘上大卡、走出鄉村,被送到全國各地的消費者手中。
“你要什么蔬菜?要多少斤?地址發給我。”王寨村電商服務站負責人王松洋正在通過電話接單。掛斷電話,王松洋立即拿上5公斤裝的箱子,蹲在地上挑選個大、賣相好的茄子裝進箱子,打包發貨。
每天,這樣的場景王松洋要上演無數回,每次他都是接單、裝箱、打單一氣呵成。第二天一早,用運輸車將打包的蔬菜運往電商快遞發貨點,把蔬菜寄出去。
眼下,正是王寨村花生和蔬菜成熟的季節。過去,農副產品成熟時,村民只能通過趕集銷售出去,不僅賣不出去多少,價格還低。如今,網絡銷售為農村的農特產品走出鄉村打開了一扇新大門。
2020年之前 ,王松洋本在鄭州工作,為更好地發展家鄉,他辭職回家,做起電商。他在村里流轉了100多畝地,種起了各種蔬菜及農作物,自產自銷,同時,幫助群眾銷售農副產品。
“現在一天接2000多單,忙的很,雇了20多個人還不夠。這個季節,電商貨柜上主要以本地花生、紅薯、辣椒、茄子、蘿卜、白菜等為主,附帶銷售周邊鄉鎮的農特產品。”王松洋介紹,利用電商可有效整合周邊農特產品,讓農戶不用再為農產品銷售而發愁。30歲的王松洋通過電商將農副產品銷往全國各地,他的收入也越來越高,永興鎮像他一樣的新農人還有很多。
王寨村利用電商平臺幫助群眾增收,只是永興鎮電商助力鄉村發展的一個縮影。近年來,永興鎮已建成村級農村電子商務綜合服務站35個,電商發展為鄉村振興插上了騰飛的翅膀,在讓更多人享受到綠色、健康、優質農特產品的同時,也為廣大農戶拓寬了銷售渠道,促進了農民增收致富。
(責任編輯:李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