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訊(記者 趙艷艷)進入10月,新疆生產建設兵團1268萬余畝棉花全面進入采收期,機械采收面積超過1230萬畝。從兵團到地方,新疆數千萬畝棉田里,大型采棉機正在進行作業,成為當下中國一道壯觀的機械化采收景觀。
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博湖縣,萬畝棉田“豐”景如畫,采棉機成為棉花產區“主力軍”,確保豐收的棉花朵絮歸倉。近年來,博湖縣不斷引導棉農走科學化種植道路,科學種植、科學管理,將棉花的精量播種技術、打頂技術以及機械采收技術集成運用到棉花生產過程中,實現全程機械化,全面提升棉花種植戶的科學管理水平,為棉花穩產高產、棉農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據了解,2022年,新疆博湖縣種植棉花9萬余畝,目前已進入采收摘高峰期,預計11月中旬結束。
10月14日,在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尉犁縣興平鎮巴西阿瓦提村的棉花大田里,潔白的棉花吐絮成熟,采棉機在棉花地中馳騁,叉車將打包好的“棉蛋”裝上平板車……2022年,尉犁縣投入760余臺國產采棉打捆一體機,打一個捆只需要5—6分鐘,重量在850公斤左右,相當于10個勞動力一天的采摘量。
今年,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呼圖壁縣共種植棉花75萬畝,現已全面進入采收期,并全部實現機械化采收作業,當地積極組織采棉機幫助棉農采收棉花。“目前,昌吉市100臺采棉機已檢修完畢,完全可以滿足昌吉市棉花機械化采收需求。”昌吉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工程師朱文慧說。
據新疆日報報道,2022年,全區棉花機采率達80%,地方和兵團共有7000余臺采棉機投入棉花采收作業。如今,農業機械化已成為新疆農業現代化發展的重要標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