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建設制造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網絡強國、數字中國。
沒有信息化就沒有現代化。在2014年2月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領導小組第一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建設網絡強國的目標:“從國際國內大勢出發,總體布局,統籌各方,創新發展,努力把我國建設成為網絡強國。”從建設網絡強國戰略目標的提出,到我國數字經濟規模躍居全球第二,再到網上交易、手機支付、共享出行等新技術新應用廣泛普及,充分表明網絡強國戰略思想對實踐的指導是科學有力的。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加快網絡強國建設,不斷促進互聯網和經濟社會融合發展。新基建“拔地而起”,數字經濟迎風速長,中國“智”造享譽全球,“碼”上建起通道,“云”中搭起舞臺,不斷夯實網絡強國建設的基礎。我們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觸網上云”,網絡成為農民得心應手的“新農具”“金扁擔”;互聯網連線,幫助山溝里的孩子邁過“數字鴻溝”;5G和物聯網快速發展,讓智慧生活精彩綻放;“一網通辦”“不見面審批”讓信息多跑路,群眾少跑腿……我們把增進人民福祉作為信息化發展的出發點和落腳點,讓人民群眾在信息化發展中有了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建設網絡強國,科技是關鍵。我們必須要堅持核心技術自主創新不動搖,保持戰略定力,以自主創新推進網絡強國建設。培育壯大人工智能、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產業。通過科技創新與制度創新,構建高速、移動、安全、泛在的新一代信息基礎設施,促進網絡空間的健康發展,全面提升我國利用網絡的能力,全面促進國家治理能力的現代化,促進經濟增長與社會和諧,確保國家安全。
網絡空間是億萬人民群眾共同的精神家園,建設網絡強國必須堅持為了人民、依靠人民,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我們在違法違規上做“減法”,讓互聯網在法治軌道上健康運行。“凈網”“清網”行動雷霆出擊、犁庭掃穴;針對移動互聯網應用強制授權、過度索權、超范圍收集個人信息的現象,加強立法工作,從源頭堵住漏洞。我們在正能量上做“加法”,開展“好評中國”網絡評論大賽,“五個一百”網絡正能量精品評選等,讓主旋律高昂……我們一步一個腳印,以時代新風塑造和凈化網絡空間,讓網絡空間真正成為有價值認同、有人文關懷、有情感歸屬的共同精神家園。
心中有使命,腳下有力量。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堅持網絡強國戰略思想,讓互聯網發展成果更廣泛更深入地惠及全體人民,就一定能把握時代主動權,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