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11月5日),第五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正式開館,以“國脈豐華 蘇新消費”為展示主題的江蘇人文交流展區,以江蘇運河商貿文化為主線,利用聲光電技術等,帶領觀眾漫步在運河邊,穿越古今商貿變遷,感受江蘇老字號產品的歷史變遷與品牌魅力。
剛剛走到展區入口,燈光呈現出的粼粼波光,已經讓人仿佛置身于水韻江蘇之中。江蘇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四級調研員周艷介紹,今年江蘇人文交流展區,就是要打破傳統展陳方式,利用沉浸式大屏、聲光電技術、新中式展陳,精選與運河相關的地方代表性展品,描繪運河文化背景下的江蘇商貿發展歷程和風土人情,展示江蘇老字號新形象和新發展:“就好像我坐在大運河的舟楫之中,聽著兩岸的叫賣聲、看著他們運河的生活,走進四大文化板塊。也是展示我們江蘇老字號一代又一代歷經運河的變遷,在此成長浮沉,最終留下來成為熠熠發光的金字招牌的一個過程,也是讓現場的觀眾、向全世界的平臺展示江蘇老字號的獨特魅力。”
“這張金箔是黃金打成薄片,厚度只有0.11微米,就相當于頭發絲的萬分之一這樣一個厚度,薄如蟬翼、軟似綢緞、沾手即化。它的主要用途用在貼金,比如說天安門城樓、工藝品上面,這項工藝是純手工的,是無法用機器取代的,是一個國家級的非遺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在南京金箔的展位前,傳承人郁萍正在向參觀者展示著巧奪天工的老字號傳統手工技藝。蘇繡刺繡、紫砂制作、徐州香包制作、雕版印刷等非遺技藝互動體驗和表演項目,進一步豐富了沉浸式體驗。
沿著“楚風漢韻、余味淮揚、金陵風雅、吳風流長”這四大板塊“泛舟”而上,全省27家省市級老字號企業的50余類產品散發著厚重的歷史感,又無一不隨著運河流淌、商貿發展、消費升級,趕“潮”探路,突破自我,如南京云錦生活文創、乾生元“一碗蘇州面”、蘇州風物“福祿壽”禮、揚州早茶文化禮盒等獨具特色的創新設計和產品展示,都展示江蘇老字號積極順應新消費需求,擁抱新經濟潮流的品牌形象。
無錫市玉祁酒業展位工作人員趙成起介紹說:“我們這次帶來的主要是一些老酒具,宋、元、明、清幾個年代的,反映了我們無錫乃至中國悠久的釀酒歷史。同時我們也帶來了新的和江南大學合作研發的一些新型的醬香白酒,注入科技力量,注重品質發展。”
此次江蘇交易團還搭建了云展覽平臺和老字號數字博物館兩個線上平臺,通過數字博物館的小程序,場內外的觀眾都可以瀏覽到江蘇全部老字號的品牌發展的歷史沿革,以及它代表性的產品,“還可以通過云展覽平臺學習傳統技藝,瀏覽老字號的產品,一鍵鏈接到這些老字號的就是官方旗艦店,下單購買,把老字號的產品帶回家。”省商務廳流通業發展處四級調研員周艷介紹說。
(江蘇新聞廣播/王文歡 梁振華 丁鳳云 編輯/汪澤)
(編輯 高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