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如東縣長沙鎮陸河村的高標準農田。收獲的季節,我們在這里等你……”
這段時期,網絡主播穆安琪忙著拍攝推介如東大米的視頻。2020年以來,穆安琪通過直播推介家鄉如東農特優產品,先后帶貨100多場,被共青團江蘇省委評為“江蘇青年網絡星主播”。拍攝工作辛苦忙碌,但穆安琪樂在其中:“作為一名黨員,宣傳推介家鄉,要走在前面。”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快遞員、貨車司機、外賣送餐員、網絡主播、網約車司機等新業態新就業人員,已成為勞動者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服務市民生活、助力城市發展中發揮著重要力量。把他們的力量凝聚起來,是基層黨建的新課題。
今年以來,南通將省委組織部“探索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重點課題同步列為全市組織工作“十大攻堅項目”之一,用真情實招暖“新”聚力,加強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的政治引領、團結凝聚、關心關愛,進一步激發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與黨同行、奮發有為,把“最活躍地帶”建成“最堅強堡壘”。
組織覆蓋,提升歸屬感
“現在參加組織活動的次數變多了,更有歸屬感了。”“90后”郁蘇峰是通州區一名網約車司機。通州區網約車行業黨委成立后,他第一時間在“心新通”小程序上提交了個人信息。
“點開‘心新通’小程序就行,很方便。”郁蘇峰一邊打開手機一邊介紹,“心新通”小程序上可以觀看黨建視頻、報名志愿服務和隨手拍,還可以了解最新的招聘信息。
新就業群體在哪里,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里。南通織密組織網絡,研究制定《推進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方案》,下發《關于做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有關事項的通知》,就黨建管理體制、工作推進機制等“十個方面”進行明確和規范,部署《重點任務清單》,提出7大重點任務、17項重點舉措,建立完善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體制機制。
“完善體制機制,明確責任,建好組織,破解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建工作中的重點難點問題。”市委組織部組織二處處長劉建軍介紹,南通堅持“管行業必須管黨建、抓業務必須抓黨建”的原則,層層壓緊行業主管部門責任,在行業系統內形成上下貫通、覆蓋全面、指導有力的黨組織體系。今年以來,市縣兩級建立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行業黨委35個,并在全省率先實現快遞行業、道路貨運行業黨委實體化運作。
摸清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底數,是一項基礎性工作。今年以來,在組織部門(兩新工委)統籌下,全市各行業主管部門和屬地黨組織開展“雙線”排查,形成黨建數據庫,做到底數清、情況明。目前,全市“五類”新就業群體共登記在冊8.63萬人,其中黨員1697名。
在此基礎上,南通根據行業特點和企業類型,采取單獨建、聯合建、區域建等不同形式,科學推進基層黨組織組建和黨建工作覆蓋。今年市縣兩級組建實體型黨組織36個,流動黨員黨組織53個,真正把新就業群體中的黨員吸引過來、組織起來、穩固下來。海安市推行的貨車司機群體黨建“蜂巢”工作法,被省交通運輸廳在全省交通運輸系統推廣。
暖心關愛,生活上解憂
“原來中午吃飯都是隨便對付兩口,現在可以在先鋒憩息亭歇一會兒。”海安市外賣小哥宋健所說的先鋒憩息亭,免費提供充電、喝水、看書等服務,附近不少商戶還提供購物折扣。今年以來,海安市打造“好通驛站”“先鋒憩息亭”等51個服務陣地,為新業態群體提供24小時服務。
“這里每天提供免費核酸檢測服務,幫我們解決就餐等生活問題。我們感到踏實、溫暖!”貨車司機王進遠則對崇川區天生港鎮街道天生路司機驛站“點贊”。今年崇川區實施新業態新就業群體“紅蜂惠民”攻堅行動,幫助新就業群體解決維權、救助等問題近30個。
新業態新就業群體訴求在哪里,黨的溫暖就送到哪里。在健全組織覆蓋的同時,南通堅持把服務保障作為工作的重要一環,常態化收集新就業群體的服務需求和意見建議。5月份,全市組織系統抽調了103名干部跟人跟車體驗快遞員、外賣小哥和網約車司機、網絡主播的“酸甜苦辣”,近距離了解新就業群體所想所盼。累計“跟人跟車”458小時、派單3234件、行程6905公里,共收集訴求207件、意見建議165條。
南通扎實推進關心關愛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十大行動”,把每月20日設立為“新業態勞動者關愛日”,著力為新就業群體解決后顧之憂。全市新建“好通驛站”“24小時小蜜蜂驛站”50多個,發布首批222家“關愛小蜜蜂愛心商家”名單,在全市形成了廣覆蓋、實用化、便利化的服務陣地體系。市委組織部還會同市總工會、團市委、市婦聯開展“凝‘新’聚力 群‘新’向黨”系列活動,讓新就業群體切身感受到組織的關愛和溫暖。
先鋒示范,培育生力軍
9月底,南通順豐速遞有限公司快遞員張鑫成為“江海新才”學院首批學員,圓了大學夢。現在他每天都會在繁忙的工作間隙,拿出手機進行線上學習。
張鑫從事快遞行業已有12年,保持著投遞準確率百分百和業務零投訴紀錄,先后被評為省、市勞動模范,今年又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只有高中學歷的他,得知“江海新才”學院招生消息后,立即報名,就讀南通開放大學的連鎖經營與管理專業。“兩年半的時間,畢業后能拿到大專文憑;而且順利結業后,6000元的學費,我個人只要支付1200元。”
為新就業群體搭建向上階梯,幫助他們提升學歷層次和技能素養。6月份,南通在全國率先啟動新業態新就業群體“助新成才”計劃,依托南通開放大學組建“江海新才”學院,設立300萬元助學金,為新就業群體提供專科、本科學歷教育和職業技能結合的“1+N”培訓。首批98名學員入學時,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封春晴為大家講授了“開學第一課”。
立根樹魂,抓好黨員教育管理。南通采取“線上+線下”等方式開展黨組織活動,引導廣大新就業群體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南通互聯網行業黨委實施“云鏈e心”黨建領航工程三年行動計劃,被中組部《黨建研究》予以推介。如東縣組建“紅蜂講師團”,建立紅“新”教學基地,確保新就業群體學習教育“不掉隊”。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兩新”工委聯合莫文隋志愿者學校,推出“五味廚房”紅色課堂,定期推送微黨課短視頻,方便新就業群體自學。
先鋒示范,助力城市基層治理。南通創新建立“先鋒指數”積分機制,在全省率先發布“心新通”微信小程序,同步制定《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員“先鋒指數”評價管理實施細則(試行)》及《積分辦法》。“先鋒指數”相關做法被采納寫入《新時代江蘇基層黨建“五聚焦五落實”深化提升行動計劃(2022-2026年)》。
目前,全市2.4萬名新業態新就業群體人員實名登記注冊各類志愿者,積極投入到文明創建、疫情防控、志愿服務等基層治理的實踐中。
在實處著力,向深處扎根。一個個聚“新”陣地、一張張貼心服務網、一項項暖心好機制,讓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隨時感受到看得見、摸得著的黨組織溫暖。
記者 張燁 圖片來源:資料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