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危機升級以來,歐洲國家追隨美國對俄羅斯制裁的反噬效應愈加清晰顯現,能源供應短缺引發生產成本高漲、物價飆升,企業經營和民眾生活困頓,經濟面臨衰退風險。
大西洋對岸的美國則乘虛而入,不僅以高價向歐洲國家兜售能源,還把歐洲企業吸引到美國,試圖借能源危機撈取最大利益。面對這樣的“盟友”,歐洲憂慮和不滿日益加劇。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更是引發了歐洲盟友的不滿。
據彭博社報道,在上周成立關于美國《通脹削減法案》的特別小組后,本周,歐洲及美國的特別小組將進行首次會議,目的是解決歐洲對《通脹削減法案》的擔憂。
美國的《通脹削減法案》在今年8月17日正式生效,部分條款涉及美國政府為本土電動車企業提供高額補貼,充斥著貿易保護主義,招致包括美國盟友在內的世界多國的反對和批評。
10月26日,德法領導人在巴黎舉行了一次工作午餐會。據美國《政治報》報道,德法領導人表示將對美國進行貿易報復。報道說,如果美國不讓步,歐盟將會反擊。歐盟也會為企業進行補貼,這可能會使美歐進入一場新的貿易戰。法國總統馬克龍在接受采訪時,也措辭強硬。
法國總統 馬克龍:我們需要像美國那樣,出臺一項《買歐洲貨法案》。我們需要為我們的歐洲制造商預留出補貼。
歐洲陷入能源危機 美國趁機巧取豪奪
歐洲國家并非杞人憂天。荷蘭化肥公司OCI大幅削減在歐洲的氨產量,投資數億美元擴建在美國得克薩斯州博蒙特的工廠。美國《華爾街日報》還報道說,特斯拉公司已經暫停在德國生產電池的計劃,以尋求獲得美國政府的補貼。
而在歐洲,很多行業已經大幅萎縮。歐洲鋁業協會已發出警告,能源成本大漲可能給歐洲鋁業造成毀滅性打擊。據業界估算,歐洲粗鋼產能過去數月閑置率接近10%;鋁和鋅的產量減少約50%;化肥行業產能削減約70%。
歐洲財富和企業生產活動流向美國的情況已引起歐洲警覺。比利時首相德克羅警告:“歐洲正經歷大規模去工業化的風險?!狈▏洕拓斦块L勒梅爾也批評美國經濟霸權,認為歐洲必須對美國《通脹削減法案》有所行動,因為該法案或將破壞美歐大陸的公平競爭環境。德國聯邦議院議員克勞斯·恩斯特認為,美國的舉措極大傷害德國企業的競爭力。
歐洲《現代外交》網站表示,俄羅斯是歐洲主要的能源供應方,俄羅斯通過出口能源滿足歐洲其他國家能源需求,而美國是“帝國資本主義”,也就是通過種種手段“剝削其他國家來生存和發展”,迫使歐洲付出高昂的能源價格,導致經濟受損?!霸絹碓蕉嗳苏J識到,歐洲的真正敵人是美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