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馬國明)江蘇徐州銀行職員劉冰川、蔡楚寧協助公安機關共同研究和開發“漢盾”資金反制模型,填補了徐州運用技術防詐反詐的空白,在超前預警和精準打擊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方面發揮了極大牽引作用。近日,泉山區見義勇為基金會打破常規,對兩人進行了表彰,并分別頒發了1萬元獎金。
當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高發多發,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加速迭代變化,如何超前預警、精準打擊,最大限度幫助群眾避免損失、降低損失?中國人民銀行徐州中心支行職工劉冰川和中國工商銀行徐州分行職工蔡楚寧,在得知市公安局反詐工作急需強化技防措施的消息后,發揮熟悉儲戶資金管理程序和銀行網絡維護技術的優勢,主動作為,利用業余時間,通過匯總和分析近年來儲戶資金異常交易的大量數據,以及諸多金融詐騙案件的規律、特點與手段,共同研究和開發了“漢盾”資金反制模型。
劉冰川告訴記者,出于個人愛好和想為反詐工作做點事情,他與蔡楚寧主動報名參與研發反詐軟件模型,很短時間內就配合公安機關研發出了1.0版“漢盾”資金反制模型。如今,在徐州各大銀行和公安系統使用的“漢盾”資金反制模型已經升級到2.0版。據了解,劉冰川和蔡楚寧在大學學的是金融專業,兩人在銀行系統工作后利用業余時間進行計算機軟件的研發。
據介紹,“漢盾”資金反制模型搭建基于國家反詐大數據平臺和各類警務資源信息等數據庫的高智能、高效率融合,緊緊抓住受害人初次轉賬后的黃金時間,在其轉賬過程中第一時間開展人工干預,及時減損止損。該模型的預警數據基本保持在3天之內,數據鮮活,預警數據精準度高達98.9%,“漢盾”資金反制模型在分析確定本地潛在受害人的同時,可進一步分析研判,在短時間內迅速鎖定本地潛在涉案銀行卡賬戶。公安機關結合研判信息組織專人對此類賬戶進一步深度經營,通過分析開戶人及隱藏在開戶人背后的“卡頭”“卡販”,第一時間進行落地打擊,進而順藤摸瓜、拓線分析黑灰產犯罪,切斷犯罪鏈條,實現除根斷源式打擊。
“反制模型緊密結合當前電詐犯罪形勢,改變傳統打擊思維,以資金流逆向查詢為切入點,在受害人轉賬過程中及時干預、及時止損,有效壓降了大額案件發案率,切實減少了群眾財產損失。此外,對本地涉詐銀行卡違法犯罪,從以往被動接受線索轉變為主動偵查打擊,實現‘尾隨追打’向‘迎頭阻擊’轉變。”市公安局副局長劉麗濤說。自2022年3月該模塊投入使用以來,累計成功預警案件1000余起,直接避免群眾損失6000余萬元,尤其是大額案件預警勸阻率90%。
泉山區見義勇為基金會相關負責人介紹,9月,徐州市公安局泉山分局確認劉冰川和蔡楚寧為見義勇為人員,此次對二人的表彰,是充分肯定他們“見義‘技’為”的創新之舉,以鼓勵更多的人既要見義勇為,更要見義智為、見義善為。
“受到見義勇為基金會獎勵,內心非常激動!”蔡楚寧說,下一步,他和劉冰川將繼續協助公安機關升級“漢盾”資金反制模型,最大限度幫助市民守好“錢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