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也討不來”。過去十年,江蘇集合優勢力量聚焦解決“卡脖子”問題,聚力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把創新主動權、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不斷增強產業鏈供應鏈自主可控能力。
在徐工集團,一臺剛下線的700噸液壓挖掘機正在進行系統測試。在這臺巨無霸身上,一共集成了52項自主專利,是徐工集團的最新研發成果之一。
過去十年,江蘇始終牢記總書記“關鍵核心技術要不來、買不來,也討不來”的諄諄教導,向“最痛處”亮劍,向“最難處”攻堅,涌現出一大批攻堅克難的創新企業。眼前這個龐然大物,是柔性直流輸電技術的“心臟”——換流閥,其技術原本一直掌握在國際電力巨頭企業手中。經過十余年的創新突破,如今這個應用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的國產部件,由南瑞集團研制成功,并成功運用在了世界首個柔性直流電網工程項目中,為2022年北京冬奧會提供了源源不斷的綠色動能。
國家電網公司首席專家、南瑞集團有限公司首席專家薛峰說:“我們南瑞集團主導了‘智能電網技術與裝備’領域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的多個項目,并積極投身于新型電力系統的科技攻關,全力推進新型電力系統的前沿關鍵技術的研究和開發。”
過去十年,江蘇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國家戰略需要和自身產業發展需求,已累計實施1000多項產業前瞻及關鍵核心技術研發項目,突破了一批關鍵技術瓶頸:
無錫永陽電子科技有限公司經過14個月攻關突破,成功研制出中國首款批量應用于國產呼吸機的關鍵零部件--壓力傳感器芯片;
英諾賽科(蘇州)科技有限公司通過自主研發,攻克世界級難題,實現8英寸硅基氮化鎵外延與芯片的大規模量產,助力國產氮化鎵芯片的崛起……
數據顯示,我國全球領跑技術219項,其中有33項在江蘇,占全國15.1%。
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經濟與技術經濟研究所創新戰略研究室主任、研究員姜江說:“江蘇作為全國的制造大省,在過去十年間,始終圍繞世界科技前沿、國家戰略需要和自身產業發展的優勢和需求,集中力量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十年來,江蘇全省全社會研發投入占比從2.38%上升到2.95%,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中等水平,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從5.7件提高到41.2件,居全國各省(自治區)首位,高新技術企業數量由5000多家猛增至3.7萬家,數量位居全國第二;國家級孵化器數量、面積及在孵企業數持續保持全國第一。如今的江蘇,發展的活力更足、質量更高。
(江蘇廣電總臺·融媒體新聞中心記者/黃蒙、龔俊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