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車十分鐘,停車半小時。"近年來,隨著機動車保有量的迅速增長,陜西省漢中市停車設施供給能力短缺、停車泊位供需關系日趨緊張,"停車難"成為城市管理的難點和民生的痛點。浪潮新基建助力漢中市優化停車信息管理,增加城市停車供給,推廣智能化停車服務,全面化解"停車難"困局。
優化停車信息管理,打造"全市一個停車場"
當前,漢中市中心城區停車場多采用傳統的人工管理模式,智能化與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效果不盡如人意,停車難、停車亂嚴重困擾漢中市民生活。浪潮新基建助力漢中市綜合運用衛星遙感、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先進技術,構建"感-聯-知-控"的城市數字孿生治理體系,搭建城市級智慧停車云平臺,通過全域感知、系統互聯、數據集成、融通分析,提高城市靜態交通資源配置效率和精細化管理水平。
"通過漢中市城市級智慧停車云平臺,全市聯網停車場數量、停車實時畫面、交易收入、空閑率等靜態交通數據一目了然。"浪潮新基建漢中智慧停車項目經理屈云飛介紹,城市級智慧停車云平臺接入城市大腦,同時也是靜態交通智慧運營指揮中心,助力全市停車產業"一網統管"。
優化停車設施規劃建設,增加城市停車供給
根據漢中市城市管理局數據,截至去年7月,漢中市中心城區約有機動車22萬輛,其中汽車保有量約為13萬輛,而路上路下及各單位、居民小區院內、地下自建停車場等停車泊位總量僅5.4萬左右,停車缺口大。
在"全市一個停車場"摸清停車資源底數的基礎上,浪潮新基建通過新建停車場,如在老城區、老舊小區、醫院等土地資源匱乏區域因地制宜建設立體停車庫等方式,增加漢中停車設施供給,同時通過對現有停車設施進行智能化升級改造,最大程度釋放現有停車資源。例如,在中交濱江國際小區周邊人行道上新施劃了268個停車泊位,并建設了9個高標準無人值守停車場,有效緩解小區停車難;在望江路、梁州路、濱江東路等路段多車位實現車輛從進入車位到離開車位的全過程視頻圖像證據鏈的采集,"先離場后付費"提升車位利用率。
智能化停車服務普及,市民停車不再難
停車前,打開"天漢智行"小程序,哪兒有停車位一目了然;停車時,通過"天漢智行"檢索,即可"一鍵導航"至最近的車位;綁定車牌即可實時查看實時停車費用,并實現無感支付……隨著智能化停車服務在漢中普及,漢中市中心城區泊位使用率提高80%,市民停車找車位時間平均縮短6-14分鐘,動態交通擁堵降低30%。城市停車設施是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保障,也是現代城市發展的重要支撐。如今,智慧便捷的停車體驗成為市民的停車"標配",不僅緩解了"停車難"困局,還擦亮了"宜居漢中"智慧底色,讓漢中在高質量發展的道路上闊步前行。
2021年5月,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關于推動城市停車設施發展的意見》的通知,提出到2025年,全國大中小城市基本建成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系統,居住社區、醫院、學校、交通樞紐等重點區域停車需求基本得到滿足。
智慧停車既是解決停車難問題、推進城鄉環境整治的有效措施,也是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的重要抓手。未來,浪潮新基建將持續利用數字技術,提供城市級智慧停車服務,助力城市停車設施規劃建設、提質增效,提高城市暢通水平,推動城市數字化轉型與高質量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