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蘇寧易購未完成去年年初制定的“保底”目標,戰略大調整則是順理成章。

援引騰訊科技的報道:蘇寧易購在2013年春節后的一大調整是,將開放平臺的業務與采銷分離,這預示著蘇寧易購在2013年會進一步加大開放平臺的力度。
經歷了2012年瘋狂的攻城略地后,蘇寧易購業績卻連續2年未達標,業內人士對蘇寧張近東要超越京東的豪言壯語漸生質疑之心。在京東和天貓們一邊高喊調整,一邊背地里積極籌劃上市之時,蘇寧易購一路高歌猛攻開放平臺,試圖借助開放平臺拉升業績。只是,此次放手一搏能否圓了蘇寧稱霸電商的美夢呢?
就蘇寧易購的現狀來看,豪賭開放平臺的戰略短期內難見成效。
天貓、京東和亞馬遜布局開放平臺多年,打造了出色的口碑,而蘇寧易購的開放平臺2012年7月網購登場。與天貓和京東相比,蘇寧易購的開放平臺并沒有太大的優勢。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蘇寧易購這一開放平臺在資源上也處于劣勢。
誠然,蘇寧易購對入駐開放平臺的供應商提供了頗具誘惑力的政策,推行“免年費、免平臺使用費、免保證金”的“三免政策”,并承諾為商家解決倉儲物流配送問題。只是,入駐的商家是否看得上蘇寧易購這個平臺呢?畢竟商家選擇開放平臺時,更看中的是收益。
眾所周知,天貓和京東這兩家開放平臺的優勢,一是優質流量的導入,二是出色的平臺服務,這是保證商家盈利的兩大要素。天貓有淘寶這個人氣超高的平臺,京東則背倚自有B2C優勢平臺,實現了流量的導入,這是開放平臺能夠生存的根本。那么蘇寧易購的開放平臺,又靠誰來實現流量導入,最終實現創收呢?
在電商平臺中,無論是B2C平臺,還是C2C平臺,巨大的流量是一個平臺能否創收的關鍵所在。由于各大電商平臺的轉化率都相差無幾,優質、龐大的流量無疑成為商家選擇開放平臺的第一參考指標。
不可否認,在2012年里,蘇寧易購的Alexa排名進步不可。遺憾的是,蘇寧易購的流量并不被業內人士看好。仔細研究一下蘇寧易購的流量變化曲線不難發現,8.15和雙11促銷前后,蘇寧易購流量很高,促銷過后,跌落至平常水平。
也就是說,蘇寧易購2012年銷售額210%的同比增長,全部靠營銷來推動的。東方證券的研究報告指出,160億元銷售額的后臺投入需80億元。按上述比例測算,200億元銷售收入的后臺投入或需100億元。
蘇寧易購執行副總裁李斌曾透露營銷費用,從2012年4月到6月中旬,蘇寧易購的促銷資源近20億元。2012年8月18日,蘇寧易購網站成立三周年,李斌表示,投入10億元全力支持“三周年慶生月”活動,隨后,與京東商城混戰,蘇寧易購又表示追加5億元資源。也就說,半年內蘇寧易購僅基礎促銷費用就達35億元,而這還不包括廣告宣傳等費用!
在近40億元的營銷費用支持下,蘇寧易購2012年的銷售額仍未達到年初制定的目標。這意味著蘇寧易購經歷了2012年的瘋狂擴張后,并沒有積累下數目可觀的忠實用戶。促銷活動時,蘇寧易購的Alexa排名可以沖進前100名;促銷活動結束后,蘇寧易購的Alexa排名跌落到500名左右。由此不難看出,蘇寧易購的流量很劣勢,轉化率也很低。試問,流量無優勢,轉化率也很低,免費也難以吸引商家入駐其開放平臺。
此外,在平臺的服務方面,蘇寧易購的開放平臺也比天貓和京東遜色不少。具體來說,平臺的服務很大程度是依賴于電商平臺的支撐系統,蘇寧易購的SAP系統是采購的,京東和天貓的系統是自主研發的,這直接影響蘇寧易購平臺的服務質量,因為像退、換貨這樣的售后必須由支撐系統來完善。
既無流量上的優勢,又沒有豐富的系統支撐經驗,蘇寧易購開放平臺的優勢只有免費和物流。對于想入駐開放平臺的商家而言,流量和經驗才是第一位的,物流再順暢,費用再低,沒有客源的開放平臺并沒有吸引力。從這一點來看,蘇寧易購猛攻開放平臺提升業績,有點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