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說吊蘭冬天停止生長?做好這3點,吊蘭也能爆盆
南北方都能栽種的吊蘭,生長能力是非常強大的,爆盆也不難,擁有非常多的頭銜。可問題是這只“植物界的小強”卻不是誰都能輕松駕馭的,尤其是冬天,生長的狀態就更不好了,為此,需要為冬天做哪些準備呢?
吊蘭要在冬天修剪,主要是因為植株經過了夏天高溫的休眠、秋天的生長,在葉間會長出很多的匍匐莖,并且上面會長出一些小小的顆粒。這些小顆粒要及時分離出來,用干凈的工具將其取下來,然后栽種到其他的花盆中,便能夠生長成獨立的小苗子了,并且還能降低母株的養分消耗。當然了,修剪并沒有這么簡單,對于一些老葉、黃葉等都是要修剪掉的,讓整盆株形看起來更加的美感。
枝葉的修剪是上端部分,下端是根系的整頓了。吊蘭是肉質根系,根系看起來還是膨狀,對生長空間要求比較大,生長一段時間就會將土壤都“吃掉”。要是栽種的花盆容量比較小,養上一年的時間是夠嗆的,脫盆出來全都是根系,幾乎看不到土壤。因此,脫盆的時候順便將根部處理一下,即便是換了再大的花盆也是會出現這個問題的。
有些花友可能會問,一般植株脫盆換土不都是在春天嗎?吊蘭其實在冬天也是可以修根的。由于是室內栽種,溫度相對會比較高,植株雖然不能達到快速生長的狀態,但只要生長跡象,修剪根系是沒問題的,也就是說,只要環境溫度適宜就可以進行。修剪的重點要放在老根、病根、弱根、腐根等上,生長得好的根系可以稍微剪短一些。
既然根系都已經修剪了,那么土壤也順便換了吧。盆栽一般都是每年更換一次新土,其實每次換土,你都會發現沒有剩多少土壤的,那么土壤都去哪里了呢?都被根系“吃掉”了。而土壤作為植株生長必需的基質,也是提供養分的主要來源,一定要多加重視,質量絕對要好,房山 才能讓植株長得更強大。
栽種吊蘭的土壤要滿足什么條件才算得上合格呢?首先要有充足的養分,其實排水能力一定要強,所以單一的材料是很難同時滿足這些條件的。最好是采用多種材料混合,比如腐葉土、田園土、松針、粗沙等混合物,這些都是能夠提高土壤松軟性的材料,讓根系生長壓力變小。
最后不能忘了有機肥,緩釋肥也可以,都是充當底肥的效果,復合肥還是用在后期追肥更合適。換土之后還要澆足水分,并提高環境的空氣流通。
認為吊蘭在生活中是非常常見的,南方養起來還比較簡單,畢竟溫度的變化不是很大。若是在低溫環境中碰到生長問題,其實要維持生長狀態也不會很難,大家只要牢記以上提到的三個步驟,每一步都不要落下就完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