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同步電機在改變勵磁電流時,一般不在轉子回路中直接進行,因為回路中的電流很大,不便于直接調節。因此,我們通常采用改變勵磁機的勵磁電流的方法來達到調節轉子電流的目的。
永磁同步電機的電流模式常用于改變勵磁機勵磁電路的電阻、勵磁機的附加勵磁電流和晶閘管的導通角。改變可控硅導通角的方式是根據電壓、電流或功率因數的變化來改變可控硅的導通角,這樣發電機的勵磁電流也隨之變化。
該裝置一般由晶體管和可控硅電子元件組成,具有靈敏、快速、無故障區、輸出功率高、體積小、重量輕的優點。發生事故時,能有效抑制永磁同步電機的過電壓,實現快速退磁的目的。
自動勵磁裝置通常由測量單元、同步單元、放大單元、差值調節單元、穩定單元、限制單元和一些輔助單元組成。測量信號經測量單元變換后與給定值進行比較,比較結果經前置放大單元和功率放大單元放大,用于控制晶閘管的導通角,達到調節勵磁電流的目的。
在這個過程中,同步單元的作用是將移相部分輸出的觸發脈沖與晶閘管整流器的交流勵磁電源同步,保證可控硅的正確觸發。差調節單元的作用是使并聯運行的發電機穩定、合理地分配無功負荷。穩定單元是為提高電力系統穩定性而引入的單元。
勵磁系統穩定裝置主要用于提高勵磁系統的穩定性。限制單元被設置成防止發電機在過勵磁或欠勵磁下運行。必須指出的是,并非每個自調節勵磁裝置都有上述各種單元,但調節裝置的單元與其承擔的具體任務有關。
轉自:--.china-d.cc
復制鏈接:http://m.suojiangwan.com/hangqing/show-6629.html